查看原文
其他

发现两种“大脑框架式”思维导图挺好用! 来说说怎么一步步用起来...

安妮何 小花生网 2021-02-21

花友@安妮何是一位老师,来自北京一所非常牛的国际学校。在十四年的教学实践里,安妮老师经常接触到国外最先进的学习方法。今天这篇文章里,安妮老师详细介绍了怎么引导孩子使用两种“大脑框架”(Brain Frame)式理顺思路,把大脑所想变成可见的图...


本文由小花生网友@安妮何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,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安妮何(ID:Miss_Annie_He )


今天要说的两种思维导图都可以统称为Brain Frame。Brain指大脑,Frame是框架。两个连一起,说的就是,有那么六个图,像框架一样,可以帮我们把语言啊,想法啊,进行规整。等规整顺了,之后的输出也就顺畅了,无论是说,还是写。

然后看到这,立马不淡定了!这是要闹哪样啊?那些思维导图还没弄明白呢,又出来了六个Brain Frame??

紧接着,又想起一长串名字,什么Brain Map, Mind Map, Thinking Map, Knowledge Map, Cognition Map,还有那什么Graphic Organizer...... 真是压力哗哗,铺天盖地啊!

但是别慌啊,这么想,这些叫法,不都是名字吗?就跟人一样,一个人在那里,不管给他起什么名字,不都是那个人,就在那里,本质不变吗?

所以,管它们各自都叫什么呢,不纠结,找到共性就好。

仔细看,无论是这样的:

这样的:

还是这样的:

它们的共性不都是,通过一些图形,帮助我们大脑对信息进行规整,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东西吗?

以前看过一段话,大意是,在建筑学上有一个宗旨,Form Follows Function。说的是,不要整一些花里胡哨的,而是去想,是否满足了【实现功能】这个点。

那同样,Form Follows Function,也适用于这里。

怎么理解这些百花齐放,各种各样的思维图?

无论哪种形式,无论怎样画,首先想,这么做,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吗?画了图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吗?可以帮到我们,把脑中所想,规整明白吗?......如果可以,那就行了,足够了,目标达成了!Form Follows Function!

一、要写一个故事

如何画大脑框架帮孩子理顺思路?

我刚才有说,通过一些图形,帮助我们大脑对信息进行规整,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东西。这里有一个前提:帮助大脑。

就是说,不管你怎么画吧,你最后画出来的这个东西,是要【顺着我们的大脑思路来】,而不是违背着它的思考导向走。

怎么叫做违背大脑的思考导向走?

比如我们写故事,我们会给孩子列出这样一个表。等我一下,我画一个图。

恩,就是这样一个图。

现在要带孩子去写故事了。我们知道,一个好的故事,要有发生的场景,就是那个Setting。Setting表示两点:When & Where。好,要有这两点。

然后要有人物,谁是你故事的主角?谁是配角?

一个好的故事,会有一个矛盾冲突,就是遇到了一个问题,出现了一个Problem,或者Conflict。

最后,这个Problem,这个Conflict,怎么被解决?有什么样的Solution?

Setting, Characters, Problem/Conflict, Solutions...这些,是一个故事里应该有的元素。

所以,在开始写时,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得写,我们会像这样,把大块东西列出来。我们把这个步骤叫做Planning: Plan Your Story.

对吧? 会这么做吧? 

但是,这里有个问题。就是,像上面这张图那样,写了很多字,画了很多圈,那和我们单独写字,不画圈,又有什么区别?

看上去确实是分布好了一些,一块一块的,很齐整。可是,我们眼前的这张图,能不能让我们的大脑,在看到这些不同块之后,很好地明白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?

先不说孩子,就说我们自己。当我们看到这些圈,看到这些圈里的字,我们自己,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?即使知道了人物,地点,问题,矛盾,以及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,我们能不能很顺畅地,就把这个故事写出来?

似乎也不太能。

或者,还会有的方式是,不画圈了,画方框。

在开始前,和孩子说,来来来,我们来Plan一下故事。我们来看一下这个Setting是什么,Character都有哪些,出现了什么Problem,以及最后怎么解决的,那个解决的Solution是什么......

列得可好了,大体计划也出来了。可是,要把这些组成一个故事,似乎还是有点难。

所以这就代表,这样的图,它出现了一点问题。

我们要写的是一个故事,而一个故事,它有一种Sequence,按照时间顺序去发生,是一种【线形】的发展。

所以,当我们的大脑在想一个故事时,我们自然的本能的反应是,它是一个线形,一个顺着一个,顺下来。

类似这样:

既然我们的大脑,对故事的处理,是按照这样的线形顺序来,那你给我看几个圈分散着放,或者一个方框四个点,就没有什么大的用。因为这些和脑袋里,对事情发展走向的思路,对应不上

说到这里,要解释一下,以免误会。不是说列出基本大块,就一点用处都没有。起码在最最开始,该有的信息,材料,总要都给搜集全。

当信息搜集全了,材料也准备好了,重要的,是接下来这一步:怎么排序?怎么把这些信息,材料,进行排序,从而帮助我们,顺畅地,把这个故事写出来?

Form Follows Function,无论我们画什么图,也无论我们怎么画,最后画出来的这个东西,都要做到,和大脑正常的思考规律相对应,要顺着大脑【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流程】来,而不是背着走,或者是,不搭边。道理懂了,举个例子,还是刚才那个例子,要带孩子写一个故事了。

我们问孩子:你要写的这个故事,发生在什么时候?

孩子说:星期天。

好,我们写下星期天,然后画上一个圈。

要注意的是,这里建议的顺序是,先写字,再画圈(画框也没事,这些都没关系)。这样做是因为,有时先画了一个圈,然后突然发现,写的东西不够地儿了。所以,为了不受局限,先写字,再画圈。

你写下星期天,画了一个圈。接着问:谁啊?都有谁?在哪里?

孩子回:有小明,小华,还有我,我们三个在操场上。

于是,你写下小明,小华,自家孩子的姓名,写上操场,分别给圈住。

继续问:那你们几个,一开始在操场上做了什么?

孩子回:我们玩球呢,三个人一起玩。

你写下玩球,圈上。像这样:

再问:那玩了多久球?就玩球了吗?后来又发生了什么?

比如孩子说:下大雨了,我们当时想,完了,这下衣服要湿透了,这可怎么办......

好了,Problem, Conflict,问题出来了!你顺着这个思路去引导。

引导一部分,写下来,圈上。再引导一部分,写下来,圈上。把事情发展的经历,给顺下来。一直顺,一直顺,顺到最后,就成了这样一个模样:

我这里没有加上具体的字,不过你们都懂我的意思啊。

那写完这些后,我们再去问孩子:你可以照着这个图,把这个故事说一遍吗?或者这样问,你可以照着这个图,写出这个故事吗?

试下看,看这一次,对这样一个经历,孩子可以说多少,可以写多少?

感觉会不一样的!

那这时,我们画的这个图,就有了意义,有了一个视觉上的导向作用。让孩子明白,这个故事,是顺着下来的,是一直一直顺着下来的。

那这个图,此时的作用也可以理解成,Make Thinking Visible,让我们的思考,变得可见。

我们可以画图,画各种图,但是画图的作用是,配合着大脑的思考规律来

然后注意到拐角的那个位置没?就是你画到没有位置了,你可以发出一个声音,类似拟声词“whoosh”那样,那么一划,给划过来。

那这个形象的声音,也会让孩子学会。当他自己顺着故事发展走,但写的地方不够时,也可以这样“whoosh”一下,划过来,继续写。

通过我们的示范,让这个写的过程,生动一些,有趣一些。

看到这里,你或许会说,哎哟......这个故事太简单了!都没有什么细节的?!

嗯哪,是没有什么细节。可问题是,不管是一个简单的故事,还是一个有着很多很多细节的故事,从主线上讲,它们不都是顺着下来,有着一个线形顺序吗?

所以,还是Sequence,还是线形。

那细节加哪里?可以这么来,看这个图:

我们在问的时候,可以往上加细节,可以往主线的旁支那里加。但是这样的加,并不改变,这个故事是【线形顺序】顺下来这一点。

那懂了这些后,再来看下面这个图,也就好懂了:除了在主线旁支上加细节,还可以画上很多Thought Bubble(思考气泡),把自己那时那刻的所思,所想,所感受到的,给添加进去。

然后当当当当,顺着这样一个线形图,把要说的故事理出来,你还能说这是一个结构简单,主题简单,都没有什么起承转合的故事吗?

配合着大脑的思考规律来,让故事线形发展顺下来。如果想要再复杂一点,还可以多个线形同时来,不过,那个是后话了。

二、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

如何画大脑框架图?

来说一下比较异同: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.

我们上学时,就一直遇到这两个词。Compare and Contrast, Compare and Contrast, 让我们比较异同。

但这两个词,哪个是比较相同点?哪个是比较不同点?

有个窍门:

我们认识这个词,Contrary,说的是【相反】。看,像谁?像不像这个Contrast?

那Contrast说的就是【相反】,比较两个东西的【不同点】。

知道了一个,另一个就好办了。Compare,比较两个东西的相同点。比如用Compare造句,有这么一个句子,还挺有诗意:

He compared the girl to the moon in the poem.

他在诗中把那位姑娘比作月亮。

看懂了吧?Compare,把什么什么比作什么什么。既然是比喻,那就是找【相同点】。

总结:

看到Contrast,就想Contrary,相反的,找不同点。

看到Compare,就想把什么比作什么,找相同点。

恩,多说这么几句,因为它们两个总是一起出现,经常会混。

接着我们来看,在进行比较时,我们会用什么图?

会想,维恩图啊!肯定维恩图!这还能有跑?两个圈,套一起,互相比较啊!

但是,这里也有一个问题。

看:

我画不太好,但可以解释清我的意思。

两个圈,套一起,中间会有一部分重合。可问题是,重合的这个部分,究竟该有多大?

比如,我们和孩子讨论:一只青蛙,和一只公鸡的区别。

我们还没有讨论呢,我们也不知道它们之间究竟是共同点多啊,还是不同点多?那这时,这个图怎么画?

如果画成左边那样,中间重合处只有一点点,那写到最后,发现共性好多,可是地方不够了,写不下了,怎么办?

或者反之,画成右边那样,中间重合有很多,旁边各自部分却很少。写写写,有好多不同点,但也不够地儿了,写不下了,怎么办?

这是原因一:地方不够,受了局限。

还有原因二:框架,框架,框架出来后,就真的是框架了。

不管你信不信,你就画了那么大的一个圈,留出了那么一点地儿,我们看到后,本能的反应就会是,就着圈的大小,去填充东西

比如下面这个图,看上一眼后,我们会不自觉地想:啊!共同点,应该有很多;但是不同点,应该没多少。

我们的思维,会不自觉地,被这个框架给限制住。

原因三现在不找异同了,我们就找一面,行不行?

举例,找一下伊拉克战争,和越南战争,两者之间的相同点。

那这时就是Compare了,不用Contrast了。我们怎么做?还是画上两个圈?

或者,反着来。有两首诗,我们可喜欢了,然后去比较,两首诗里,作者在写作手法上,有什么不同?

那这时又该怎么办?还是画上两个圈?

......

发现了吧,画两个圈的方式,此时在这里,变得不好用了。

一方面,会限制住孩子的一些想象,这些已经画好的框,会把他们的思维给框住。另一方面,会让他们有错觉,会觉得,Compare and Contrast一出来,一定就要比较相同,一定就要比较不同。但实际,并不总是这样。有时,只需找相同;有时,只需找不同。

于是,就出现了这样一个Brain Frame: Comparing/Contrasting.

先写下两个要比较的东西,在图里,就是那两个Topic。为了方便找,我加了红框。

然后把相同的点,放中间。

像图里所标示那样,想到一个相同点,写下来,圈住,把两头连上。表示,这个点,是它们两者之间所共有。

又想到一个,写下来,圈住,把两头连上......依次类推,想到多少算多少。

这些,是列出相同点。

然后看左右各两边。它们彼此之间,有何不同?

想到一个,写下来,圈住,连上一头。表示,这个点,是这个东西所特有,另一方没有的。又想到一个,写下来,圈住,连上一头......依次推。

Get到没?

这样,我们也好,孩子也好,思路就不会被限制了。然后我们真的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上很久的。

举例:比较一下,青蛙和公鸡的区别,饼干和意大利面的区别,或者,爸爸和变形金刚的区别......很多话题,大家各自想。

拿出一张大纸来,大人小孩,每人拿着笔。想到一个相同点,或者想到一个不同点,写下来,圈上,用线对应连起来......可以说上很久。在我们大人做好示范的前提下,我们会发现,孩子的很多想法,都会让我们“啊哈”一下。

去试一下看!

或者,只比较相同点,像这样的:比较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,两者之间相同点:Compare.

或者,比较两首诗歌之间不同点:Contrast.

是不是,可以合,可以拆,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来?

那这些,就是Brain Frame的功能:顺着大脑的思考规律走,不去限制;同时,帮助我们,把脑中所想,变成可见。

关于Brain Frame,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后续。

一周愉快啊!

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:

architectsforlearning.com

bigelowtechlab.blogspot.com

floarealbastra.tumblr.com

instagram.com

i.pinimg.com

mindmapinspiration.com

pinterest.com

teacherspayteachers.com

Dr. Bonnie Singer | Brain Frames: Graphic tools for Language Liter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

———— / END / ————

你的故事


思维导图,你爱用吗,哪些用着挺不错?欢迎来小花生网(www.xiaohuasheng.cn)分享你的经验哦!如被微信选用,会有特别感谢!也欢迎加编辑微信(linzi1939)询问交流 …


点击"阅读原文"可与作者交流...


相关阅读:



感谢订阅 “小花生网”


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

周一:英文原版书开团

周二:看世界,开视野

周三:怎么阅读,怎么学英语

周四:美好生活画报

周末:新知、观点 & 新书预告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